協同、對標,可持續發展 ——在半年經營分析會上的講話摘錄
看到線上以及現場這么多公司員工和管理層,我既感到欣慰也感到壓力,欣慰的是在座的都是公司經營二十年來積累的寶貴財富;倍感壓力的是公司經營環境受國內、國際政治、經濟因素影響正發生著變化,企業內部也因多元化、多業務的發展面臨一系列的挑戰。
今天,我們召開半年經營分析會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經營過程中發現的問題,同時要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向前走一步,尋找出問題的根源和最大化解決問題的思路,舉一反三,以達到提升管理成效的目的。
一、協同解決內部合作
寧高寧說的一句話特別好:“如果沒有協同,多元化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必要。”一個好的企業內部肯定是競爭與協同并存的,但一個多元化企業若自身合力不強,那競爭力肯定更弱。
我們公司與生俱來就有兄弟倆,做同樣的業務,又相互競爭。這不是設計出來的,是基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,在當時的發展階段中自然形成的。
因為做同樣的業務,團隊和渠道之間都有強烈的競爭意識,因為這種競爭的關系,在很多員工潛意識中,甚至一個新員工進入企業后所看到和被熏陶的就是這種競爭的文化,缺少了合作的導向,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同一品牌的不同業務部門間、不同業務間也不融合。這種競爭若由前期的良性發展到后期不守規矩的惡性競爭,就會破壞了企業的發展。
這里之所以要提出協同,因為越是在企業困難的時候,越是要強調協同,越是企業在進入多元化階段,一定要強調合作。協同并不是要改變現有的機制,首先大家要有一種合作的意識、合作的氛圍,要有一種看到同伴、同事身上優點的習慣。
從去年年底到現在,通過推動致良知學習,很好的提高了企業內部員工(管理層)的這種認同感。我們既要看到他人身上存在的缺點,但也要看到并認可別人的改變。我們要以積極的、正能量的心態來看待企業的致良知學習,弘揚這種協同、合作的文化。
這里要指出的是,內部協同是應該的,但親兄弟也要明算賬。協同要有協同的規則,我們要花精力去制定協同的規則,否則就會花很多時間去處理各種問題;同時,協同也要雙方拿出誠意,雙方都要有一個合作共贏的態度。
二、對標鎖定市場行情
未來對不了標的企業、不入流的企業、不能拿出指標跟別人對比的企業,都是生存不了的。
當然,這里的對標已經不是太陽雨和四季沐歌的對標,今天已經不是太陽雨與四季沐歌兄弟倆爭高低的時代,是要在我們涉及的多元化行業中尋找對標對象,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要給自己找合理的競爭對手,要有更高的目標。
我們要想辦法把同行的成本數據、經營數據找出來,例如他們的研發投入產出比、人均產出、次品率、同等產品質量前提下的市場定價等等信息。要實現通過全面對標讓研發、生產系統與市場接軌,找到自己的優劣勢。
目前,弗瑞斯就是我們全面對標同行的一個模板,不僅是生產經營上,財務上也是。我們要把弗瑞斯的這種能力推廣到各個生產單元。
全面對標同行,不但要對標結果,還要對標過程;不光對標盈利,還要對標品牌、市場、團隊。我們要有正視對標過程中差距的勇氣,當我們不知道有差距的時候,就無從談起,更不會考慮如何縮小差距。同時,通過對標我們可以把準市場行情,以市場價作為公司內部結算依據,解決公司當前不同品牌、產業公司以及外貿間的產品定價問題。
三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
談到企業發展,會議開始我講過倍感壓力。一方面來自當前宏觀政治、經濟環境:在內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不可避免,在外中美貿易戰短期內無法結束。另一方面來自企業多元化發展也帶來諸多挑戰:例如我們今天在太陽能行業能夠踩到行業的拍子,但是在凈水、空氣能乃至廚電都不能踩準行業的節拍。
面對變化的外部環境,我們無法置身于環境之外,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得更好、更有競爭力、更適合當前的國內、國際環境。這一波的經濟低潮,肯定會有很多的企業失敗,但我們要擺脫這種魔咒,要抽身出來,保持企業長期的、健康的、可持續的發展。經營決策存在風險不可避免,但我們要想辦法把這種風險降到最低,這就需要我們每次決策的時候要慎重,要做大量的調研,大量的調查和訪談,征求大家的意見。在企業發展歷程中,我強調最多的是可持續,我們所有的決策是否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,這個很重要。
同時,面對公司當前多元化發展挑戰,做好協同和對標是必不可少的,但也要做好人才、技術等多方面的投入以贏得行業核心競爭力。我們不要再奢望外部條件的改善來贏得發展,我們必須要拿出奮斗者精神:一方面,我們要做好銷售系統、生產系統人員調配,實現整體把控、合理調度又能滿足發展需求;另一方面要通過渠道建設維持和發展企業規模,沒有規模就沒有一切。要做大規模,沒有相關的業務維持渠道就不可能做大,維持渠道成果是做品牌的基本內容,也是我們的命根子。例如我們做太陽能業務,沒渠道就是半條腿走路,為什么說是半條腿,品牌沒有了,僅僅做工程是沒有品牌的。當品牌沒有競爭力的時候,工程隨之也失去競爭力。還有就是關于研發,今天我要特別強調,一定要增加研發投入,企業再困難也不能停止技術研發,停止了研發企業就沒有未來。
行業在下滑,這是事實,但我們的質量意識、觀念不能下滑。要通過以協同實現文化融合提升企業內部認同感,行成上下一盤棋的局面;也要通過全面對標鎖定市場行情,認清企業優劣勢,找到市場標準解決內部定價問題。我們要有向協同要效益的意識、向市場要效益的膽魄和贏得企業健康、可持續發展的信心。